13.k8s安装calico时如何选择网卡
1. 了解calico的通信
默认情况下calico使用的是IPIP模式进行通信,所有节点之间建立tunl0隧道,每创建一个pod在宿主机上都会产生一个以cali开头的虚拟接口,如下图pod1生成了一个calixxxx网卡,pod2生成了一个caliyyyy虚拟网卡。每个pod发出去的数据包会直接转发到cali开头的网卡,这个接口跟pod里的网卡是veth pair的关系。
veth pari最直接的理解就是"网线直连",pod1发出去的所有数据包,”闭着眼“转发给calixxx,calixxx从其他地方收到数据包”闭着眼“转发给pod1.

cali开头的网卡会连接到tunl0上,pod1和pod2通信时,pod1发出的数据包先到达calixxx,然后进入vms71的tunl0接口,再然后到达隧道的另一端vms72的tunl0接口,然后转发到caliyyy,最终到达了pod2,所以tunl0隧道的作用就是封装所有pod之间的流量。
现在的问题是tunl0隧道所走的物理线路是哪条呢?默认情况下calico会自动选择,但是如果有多张网卡的话我们想手动选择网卡,下面分成5种情况来看tunl0如何选择物理线路。
2. 实现准备
本实验共两台节点,如下: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get nodes |
为了测试,特地把vms72上的网卡名做了修改,原来的ens32修改成了eth0,原来的ens33修改名eth1
1 | vms71上ens32 ----- vms72上eth1 同一网段。 |
同一网段的网卡,结合上图,我这里并没写错。
练习时会在vms71上创建pod1,在vms72上创建pod2,所编写的pod.yaml内容如下。
1 | [root@vms71 ~]# cat pod.yaml |
3. 第一种情况 指定网卡1
修改calico.yaml的内容,找到IP_AUTODETECTION_METHOD
1 | - name: IP_AUTODETECTION_METHOD |
这里指定tunl0隧道所对应的物理接口为ens33或者eth0。在vms71上他会选择ens33,在vms72上会选择eth0。

安装calico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apply -f calico.yaml |
创建测试用的pod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apply -f pod.yaml |
整个拓扑图应该如下。

进入到pod1里去,然后通过traceroute访问 pod2的IP即 10.244.5.194。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exec -it pod1 -- bash |
从这里可以看到在pod1发出去的包,直接到达隧道另一端即vms72上的tunl0,然后再转发到pod2的。
那么vms71和vms72之间的隧道之间是怎么走的呢?
先查看vms71的路由
1 | [root@vms71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5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30.72(这是vms72的eth0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。
查看vms72的路由
1 | [root@vms72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delete -f calico.yaml |
4. 第二种情况 指定网卡2
修改calico.yaml的内容,修改IP_AUTODETECTION_METHOD的值。
1 | - name: IP_AUTODETECTION_METHOD |
这里指定tunl0所使用的物理线路是ens32或者eth1,vms71上有ens32所以选择ens32,vms72上有eth1则选择eth1。

安装calico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apply -f calico.yaml |
创建pod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apply -f pod.yaml |
两个pod的IP保持了之前一样

进入到pod1里去,然后通过traceroute访问 pod2的IP即 10.244.5.194。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exec -it pod1 -- bash |
查看vms71的路由。
1 | [root@vms71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5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26.72(这是vms72的eth1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
查看vms72的路由
1 | [root@vms72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118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26.71(这是vms71的ens32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
删除pod1和pod2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delete -f pod.yaml |
5. 第三种情况 跳过指定网卡
修改calico.yaml的内容,修改IP_AUTODETECTION_METHOD的值
1 | - name: IP_AUTODETECTION_METHOD |
tunl0选择物理网卡时跳过eth1或者ens32。在vms71上跳过ens32的话只能选择ens33,在vms72上跳过eth1的话只能选择eth0。

安装calico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apply -f calico.yaml |
先查看vms71的路由
1 | [root@vms71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5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30.72(这是vms72的eth0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。
先查看vms72的路由
1 | [root@vms72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118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30.71(这是vms71的ens33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
删除calico
[root@vms71 ~]# kubectl delete -f calico.yaml
configmap “calico-config” deleted
…输出…
[root@vms71 ~]#
6. 第四种情况 通过网络连通性判断
修改calico.yaml的内容,修改IP_AUTODETECTION_METHOD的值。
1 | - name: IP_AUTODETECTION_METHOD |
tunl0要选择能和192.168.30.1通信的那张网卡,在vms71上ens33网卡和192.168.30.1是同一个网段,能够和192.168.30.1通信,被选中。在vms72上eth0网卡和192.168.30.1是同一网段可以通信,被选中。

创建calico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apply -f calico.yaml |
先查看vms71的路由
1 | [root@vms71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5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30.72(这是vms72的eth0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。
先查看vms72的路由
1 | [root@vms72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118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30.71(这是vms71的ens33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。
删除calico。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delete -f calico.yaml |
7. 第五种情况 通过cidr判断
修改calico.yaml的内容,修改IP_AUTODETECTION_METHOD的值
1 | - name: IP_AUTODETECTION_METHOD |
tunl0选择选择192.168.26.0/24网段的网卡,vms71选中的是ens32,vms72上选中的应该是eth1了,因为他们都是属于192.168.26.0/24网段的。

创建calico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apply -f calico.yaml |
查看vms71的路由
1 | [root@vms71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5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26.72(这是vms72的eth1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。
查看vms72的路由
1 | [root@vms72 ~]# ip route | grep tunl0 |
凡是去往网段10.244.118.192/26的数据包都发送到192.168.26.71(这是vms71的ens32接口,也是隧道tunl0的另一端)。
删除calico
1 | [root@vms71 ~]# kubectl delete -f calico.yaml |